[Coding] 臺灣小孩 程式設計第七天 : XYZ Robot XYZ機器人(Bolide) 火流星介紹
這台機器人應該是台灣數一數二用料實在 擁有18顆馬達的超級機器人
先來看看這台到底有何特殊
以下文章經過Kodorobot教育團隊專案經理 亦學同意 獲得轉載
http://goo.gl/HlbPjh
XYZRobot Bolide 火流星是 XYZRobot的高階人型機器人,適合用於訓練程式編輯教育與訓練軟體設計的能力,尤其是使用直覺式的介面,讓操作上更為容易,官方網站中也提供 Arduino/Motion Editor等相關軟體及多種步態下載。
火流星有兩種包裝,一種是整隻完整組裝好的火流星,如圖中一樣,另一種就是需要自己組裝的,可以體會機器人組裝的樂趣。
火流星的外盒很氣派,很有質感的設計,整體重量不算輕,很有份量。
盒子的背面附上了詳細的規格和介紹。
實際測量外盒有37.5cm長。
寬度有34.5cm左右。
盒子的高度也有14cm那麼厚。
是不是更期待箱子內的內容了?
讓我們來打開包裝!
內盒的是純黑的設計,簡單又很有設計感!
開箱後附上了產品的安全須知與注意事項,當然還有產品的保固書。
組裝當然需要設計圖啊!打開後是中文版的說明書,搭配細緻的零件圖讓我們很好整理出配件的分類,不過數量真的挺龐大的,需要花點時間來核對…
打開後發現原來零件有兩層,第一層是機器人的外殼零件,第一印象感覺好像回到小時候組鋼彈的回憶…
第二層除了有強悍的18顆智慧型伺服馬達外,還有很多小包的螺絲與電線,另外還附上他們自己的專屬設計的螺絲起子,小包零件也分別包裝起來,真的是非常的貼心,質感也比想像中更好。
要好好檢查好每條線路是不是有漏掉唷!
每小袋的螺絲零件也有編號方便做整理。
控制器與其他感測器零件。
官方網站中也有提供組裝手冊和影片下載,可以將手冊下載下來進行組裝,從火流星的組裝過程來開發邏輯思維,除了瞭解感測器與使用方式外,也能從動手組裝中帶來樂趣與成就感。
開始組裝後,在組裝馬達時會注意到有些洞需要塞進螺帽。
請注意螺帽一定要大力的」壓下去」,如果沒有完整壓下去固定好,會很容易又掉出來。
官方提供的AI馬達介紹,最大的扭力能達到25kg-cm,說明了18顆智慧型伺服馬達怎麼讓火零星展現靈活的姿體動作。
還有主控版的介紹,是從Arduino衍生製做出來的,所以可以支援Arduino IDE。
組裝完後的火流星(正面)
另外肚子中間兩個小圓點是紅外線避障感測器,能夠偵測周邊環境,如果有障礙能讓火流星停止前進。
組裝完後的火流星(背面)
裝上外殼後非常帥氣。
同樣的馬達與配備,把外觀殼改變後也能打造出不同的種類的機器人!
除了原本的外殼,也可以利用3D列印的技術來製作不同的樣式。
組裝完後非常的有成就感,拔掉角之後真的還蠻像鋼彈的,帥氣!
Kodorobot教育團隊專案經理推薦,讚!